摘要: 近日,慈溪市政府出台《慈溪杨梅产业“两品双提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明确到2026年,杨梅种植规模稳定在8万亩,年产杨梅6万吨以上,产值10亿元以上。通过三年努力,慈溪杨梅实现品种不断优化、品质明显提高,品牌持续升级,效益显著提升。 慈溪有“中国杨梅之乡”的美...

近日,慈溪市政府出台《慈溪杨梅产业“两品双提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明确到2026年,杨梅种植规模稳定在8万亩,年产杨梅6万吨以上,产值10亿元以上。通过三年努力,慈溪杨梅实现品种不断优化、品质明显提高,品牌持续升级,效益显著提升。
慈溪有“中国杨梅之乡”的美誉,是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。近年来,“慈溪杨梅”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。2024年,全市杨梅种植面积达8.45万亩,产量达4.9万吨。如何做大做强慈溪杨梅“土特产”产业,巩固提升慈溪杨梅特色优势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要坚持创新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品牌发展、融合发展,着力创新发展动能、优化产品结构、适度规模经营、强化供应链条,全力推进杨梅产业向绿色化、精品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转型,切实提升慈溪杨梅品质品牌核心竞争力。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未来三年,我市要重点实施“四大行动”:实施杨梅生产提效行动,激发创新活力,提高设施水平,加快机器换人;实施杨梅品质提优行动,推广标准生产,强化质量管控,培育规模主体;实施杨梅融合提能行动,发展精深加工,延伸供应链条,推进农旅融合;实施杨梅品牌提亮行动,深化品牌管理,加大品牌宣传,讲好品牌故事。
根据《行动计划》,到2026年,我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主体超35家,慈溪杨梅品牌价值超16亿元,建立生态杨梅栽培示范基地20家以上,杨梅产业加工值突破1亿元,梅农人均收入超5万元,杨梅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和生产效益居全省前列。
版权声明:除特别声明外,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...